电磁屏蔽知识
知识普及:什么是电磁辐射
01/05/2013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是带净电荷的粒子被加速时,所发出的辐射,又称为电磁波。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因此,人们周边所有的物体时刻都在进行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人为的电磁辐射源包括所有的电器设备,注意防护和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首先由詹姆斯·麦克斯韦于 1865 年预测出来,而后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于1887年至1888年间在实验中证实存在。麦克斯韦推导出电磁波方程,一种波动方程,这清楚地显示出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本质。因为电磁波方程预测的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的测量值相等,麦克斯韦推论光波也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也越强。 

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电磁屏蔽技术指导委员会 | 使用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电磁屏蔽技术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 2010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