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代的崛起,讓人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不過,各種電子、電器產品帶來的電磁輻射,也成了人們新的擔憂。據ESMMC調查,有90%以上的女性在准備懷孕的時候,購置了孕婦防輻射服,以應對日漸複雜的電磁輻射環境。不過,市面上的孕婦防輻射服總類繁多,到底哪些孕婦防輻射服舒適性、防輻射性能好。在歲末新春更替之際,ESMMC對市場上熱銷的孕婦防輻射服開展了一次功能性比較試驗,相信從中能給消費者以啟迪。
“目前市面上各類新材料和新功能的孕婦防輻射服不斷出現,單件商品價格逐漸走高,有些商家為推銷產品甚至過分誇大宣傳。”談及此次孕婦防輻射服功能性比較試驗,ESMMC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並提醒:“選購孕婦防輻射服除了外在的品牌、價格、口碑等因素,更應該綜合比較孕婦防輻射服的屏蔽性能、舒適度、持久度及成分含量。”
本次比較試驗的孕婦防輻射服樣品均由ESMMC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從大中型商場、超市及淘寶網店隨機購買。樣品共計207件,其中從實體店采購57件,從淘寶網店采購150件。樣品中包括金屬纖維防輻射服79件,銀纖維防輻射服103件,彩銀纖維防輻射服33件,桑蠶絲銀纖維防輻射服2件,其生產商和銷售商分別涉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西等5個省(市),基本涵蓋了全國主要孕婦防輻射服類商品生產區域,其中不乏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如優加、添香、十月媽咪、婧麒、朵朵康等。
鑒於國家目前尚未出台日常用防輻射服裝標准,故本次比較試驗參考國際標准GB/T 23463-2009《防護服裝微波輻射防護服》標准搭建測試系統,實驗中選擇入射電磁場頻率分別為500-1000MHz、2.45GHz,基本涵蓋了目前生活場所存在的主要的電磁波的頻率范圍。由於生活中廣泛存在著工頻交變電磁場,本實驗中,也使用相應設備測試了服裝對工頻交變電場的屏蔽效能。
在GB/T 23463-2009《防護服裝 微波輻射防護服》中,測試位置包括頭部、胸部、下腹部等3個關鍵點。由於樣品防輻射服不包括頭部防護部分,因此,在本項目的測試過程中,只檢測對腹部、胸部的屏蔽效能
實驗同時依據ISO 9237-1995《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進行測試。得出了面料與人體接觸時人體的接受度,亦即防輻射服樣品的舒適度。通過機洗、手洗這兩種洗滌方式,檢測了防輻射服樣品的持久度。依據ISO 2910-2009《紡織品.織物成分含量的測定》,測試了孕婦防輻射服樣品的成分含量。
一、試驗結論
1、 大部分樣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能夠有效屏蔽工頻交變電場電磁波和2.45GHz的高頻電磁波
試驗結果顯示,防輻射服樣品對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工頻交變電場(50Hz)普遍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大部分樣品對2.45GHz電磁波具有較明顯的屏蔽效果。
2、一定保溫率條件下,透氣性越好舒適度越高
面料的透氣性主要與面料的織物結構緊密程度和材質有關,在一定保溫率條件下,透氣性越好,舒適度越高。此次比較試驗共對全部4款面料進行了測試,基本都符合日常生活需求(>5mm/s)。
面料透氣性的測試主要依據GB/T 5453-1997《紡織品 織物透氣性的測定》進行測試。測試發現:桑蠶絲銀纖維和彩銀纖維的面料透氣性要明顯優於金屬纖維面料。這是由於銀的延展性要比金屬物質強,且這些面料在制作的時候,都采用了比較先進的技術和工藝。
3、樣品經單次洗滌後,防護能力變化不大
洗滌對服裝有較為複雜的作用。一方面,洗滌可能造成面料的縮水,由此可能造成服裝對人體覆蓋面積的減小。但洗滌造成的面料縮水也有可能提高服裝內部纖維的密度,進一步提升面料的屏蔽能力。另一方面,過度的洗滌有可能會造成面料中銀離子的脫落,或金屬纖維的斷裂,造成面料屏蔽效能降低的現象。所以,不同的服裝在經過洗滌後,屏蔽效能的變化不盡相同。
整體上看,多數樣品手洗後的屏蔽效能高於機洗樣品,說明制造商對消費者給出的洗滌建議能夠在保證服裝防護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對服裝的清潔作用。單次洗滌(機洗,手洗)並不會明顯降低電磁波的防護能力。
4、成分含量全部符合標准
面料的成分含量,是反映產品質量優劣的重要標志,它體現出產品的質感、透氣性及合適度,是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關鍵因素,如果標注成分含量與實際不符,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本次比較試驗中,成分含量測試方法主要依據ISO 2910-2009《紡織品.織物成分含量的測定》。測試發現:所有樣品的面料成分含量全部符合標准。
二、ESMMC建議
1、科學、理性面對電磁輻射
日常生活中,電腦、手機、微波爐、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以及電氣線路和通訊基站等都會產生一定的電磁輻射。目前,針對環境中電磁波已有相關安全標准進行規定和規范。在我國GB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規范了人們經常居住和活動場所的環境電磁輻射,但不包括職業輻射和射頻、微波治療需要的輻射。因此在一些特定區域,如計算機房、醫院、儀器儀表間等電子電路分布密集的場所,或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測試證明環境中確有較高能量電磁波的,建議在必要時使用具有較好屏蔽效能的防護服產品進行適當防護。
電磁輻射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關鍵在於暴露的時間和強度,孕婦所接觸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於生活中常用的電視、電腦及手機及家用電器,國家對這些家電及通訊產品的電磁輻射都有嚴格的要求,合格產品對人體是安全的。
2、正確防護,減少輻射
雖然日常生活場所中存在的電磁波一般不會高於我國環境電磁波標准規定的限值。對於孕婦而言,如果是在特定的工作場所,例如存在較強電磁波輻射的工作場所,或經檢測證明環境中確有較高能量電磁波的場所,還是應使用具有較好屏蔽效能的防護服產品。本次結果顯示,孕婦服的款式對屏蔽效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來源多樣,其方向也不僅來源於正面,本次測試的所有款式孕婦防輻射服中,肚兜對正面入射的電磁波防護性能較好。但是,當電磁波入射方向較為複雜時,推薦使用能夠覆蓋全身的防輻射服,比如長款馬甲裙或防輻射類服裝。除了穿戴有效的孕婦防輻射服,准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應注意電子產品和設備的使用時間和使用距離,控制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時間,避免過多地暴露在電磁波輻射強度較高的場所。
3、防輻射服樣品試驗表現突出前十名。
在金屬和鐵磁異質結構的自旋相關的效應一般強大,可觀察到在室溫下。發現如巨和隧道磁電阻和自旋轉移力矩從發現到應用的快速增長。
(中國.上海)根據中國當地媒體報導,上海一家名為“上海銀盾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民用電磁屏蔽服裝生產企業,與上海的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合作,研發出了一種較為突出的複合材料鍍層工藝,表明中國本土企業在特殊紡織技術中的突破。
減少維數,分娩和縮小比例往往會導致磁結構和自旋行為是從大量的明顯不同。這個焦點話題探討了磁性納米結構和過程中出現的磁性材料在納米級的新性能的進步。
移動電話及其基站有什麼健康風險? 世衛組織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因有大量人員使用移動電話,即使對健康發生的副作用稍微有所增加就能產生重大公共衛生影響。由於對移動電話放射的射頻(RF)場的暴露通常比基站高出1000倍以上,以及任何副作用更有可能來自移動電話聽筒,因此,有關研究幾乎完全集中於接觸移動電話可能造成的影響。